難以下嚥的腳尾米

  • 2007-10-15
  • 作者 / 李岱恩(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研究員)

      網路拍賣購買好運瓶,買家從此不只一掃過往霉氣,甚而開始福星高照、好運連連;愛狗過世,卻有如傳統鄉野奇譚般回魂歸家,主人還可在家中發現愛狗身上的狗毛,證明其回魂返家之事實,懸疑至極。

      這樣的兩則消息,你相信嗎?是否覺得不可思議或乖謬可笑,並認為如此的故事必難登雅堂,只是街頭巷尾人們茶餘趣談而已吧。若真依此猜想的話,那可就錯了。因為有四家電視新聞台把這「逗趣」的訊息,製作為該台播出的新聞之一,部分媒體甚還打上獨家報導的字樣。

腳尾米是什麼

      上述兩則「網拍運氣」和「狗回魂」事件,是由三位分別就讀大學、研究所的學生,因厭惡台灣新聞媒體的種種脫線演出,且為實際驗證新聞媒體之墮落,從而設計編造的虛假故事。在寄發新聞稿至國內七家電視新聞台後,這一場由學生們發起的新聞專業活體實驗,也就正式展開了。

      果不期然,縱使在面對如此精奇古怪的故事時,還是有部分新聞媒體被引誘上勾,派出「專業」記者進行採訪。而學生也將整個採訪過程進行側錄,拍攝成紀錄片「腳尾米」公諸於網路上,讓人瀏覽觀賞。

      「腳尾米」影片,徹底點出台灣新聞整體架構性的荒謬,不論從大環境的企業組織導致的新聞商品化、八卦綜藝化,乃至基層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道德低落,俗不可耐。這廂的新聞潘朵拉盒一旦打開原性畢露後,其醜惡的樣貌更值得引人探討深思,台灣的新聞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該如何改善,是所有的閱聽大眾關心且期待的課題。

新聞是什麼?

  何謂新聞?在專屬的新聞媒體管道所曝光的資訊就是新聞嗎?或許,將年代向前推個十年,在媒體還未有如此高度、激烈的資本競爭角力下,閱聽大眾是可以把新聞做如此的簡單定義。畢竟,過往出現在媒體之中的新聞,也多符合新聞學中的專業定義。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現今新聞環境已和過去大不同了。隨著國內新聞電視台的日趨月增,從早期的無線三台,至後期有線新聞台叢集茂生,甚至開始有了新聞專屬頻道,每天二十四小時不休憩全天播放。因此,在新聞台的數量和播出時數異態的成長增加下,新聞的供需關係也隨之改變,各家電視台皆需要大量的「新聞事件」方能維持如此整天不中斷的播出。

      想當然爾,在當前商業的唯利法則下,縱使新聞媒體所需之新聞資訊量大幅增加,但其勞動人口卻永遠無法等比成長。在同樣的勞動力下,記者開始要擔負越來越多職責,一人多用的狀況下,其產製而出的整體新聞水準會下降也是莫可奈何的。

      此外,為了使全天二十四小時播出的新聞台不開天窗,新聞工作者對於新聞事件的定義也不再如此嚴謹,除了原始的社稷民生要事外,也開始採訪坊間諸多荒謬奇異之事作為新聞。新聞不再有嚴格的標準定義,它甚至可以是逸事趣談,或無科學根據的傳說事件等,而「腳尾米」的事發背景,也正為如此。

製造新聞

  在「腳尾米」影片裡,最引人詬病的就是記者編製新聞時的種種不當手段。像是記者利用問題的引導,希望可以讓受訪者情緒潰堤,達其新聞效果(或可說達其新聞台長官所冀望之吸引賣點)。然而受訪者卻仍無動於衷,最後記者只好苦苦哀求,表示受訪者若無任何動之以情的外顯行為表現,自己會無法向主管交差。原本暗藏於訪問問題中的目的,也就此揭密公開。部分具有媒體識讀能力的閱聽人,對此相當不滿,認為新聞不該以情緒升迭的張力作為吸引焦點。若此,新聞和戲劇有何差別,反映而出的事實真相也會備受質疑。

  當然,除了追求戲劇化的新聞效果外,「腳尾米」更紀錄了記者其他專業上的謬誤。包括當事者的引言錯誤,在訪問網拍運氣瓶買家時,受訪者說運氣差時連四星彩券都弄不見,結果報導出來之後卻變成了運氣來時中了張四星彩券;受訪者表示運氣瓶改運事例,隨個人意願信者則信,反之亦然,新聞報導卻表示受訪者對運氣瓶神奇魔力深信不已;甚至記者還自己杜撰莫須有的網路運氣瓶購買熱潮等。

      最後,連原本答應受訪者不會在螢光幕前曝光的承諾,也在新聞播出後食言而肥。受訪者的容貌在報導中大剌剌的出現,未有任何的特殊處理降低辨識度,媒體對受訪者的基礎人權尊重,完全地蕩然無存。

老大哥的回應

  腳尾米影片在網路流傳一陣後,除引起網友們的討論外,後續另有報社針對三位影片製作者進行專訪,報導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將其議論空間的層次往上提升,讓更多閱聽大眾明瞭腳尾米事件為何,甚至迫使牽涉於中的電視新聞台對此作出回應。

  可惜的是,如此具有震撼力的新聞紀錄片,卻未能被相關聯之電視新聞台重視,引以為鑑。電視台僅對其遭受虛假的新聞來源矇騙做出道歉,至於新聞專業中的種種疑問或其不當的產製方式皆未提及檢討。更甚者,還有電視台製作辯白新聞來為自身錯誤進行解釋,攻擊學生影片的製作目的居心叵測,有毀謗電視台聲譽之嫌,憤而欲提出法律控訴。

  或許,學生以虛擬的故事吸引媒體上勾報導,有違道德上的評判標準或悖於學術研究上的「真實」要求,但透過影片所反映出的新聞產製紀實卻是我們不可否認、漠視的,新聞環境的確有需要整頓改革之處。然而面對電視新聞台處理的態度,以如此膚淺的解讀和評析觀點來避談問題核心,也不禁讓有心於新聞改革的閱聽人跳腳,卻也莫可奈何。

      對一般大眾來說,姑且不論腳尾米影片和新聞電視台彼此間的拉扯結果,至少「腳尾米」影片讓我們瞧見了現今新聞產製大環境為何;記者所缺乏的和應加強的元素為何;作為一個閱聽人,在面對紛擾的新聞媒體所要把持的態度和行動為何。「腳尾米」在往後是否可以作為媒體改革的起點,我們尚不能知,唯一可較為確定的是,這部影片無庸可作為閱聽人培養自我媒體批判和識讀能力的一個啟蒙點。

(媒體識讀e報報第十七期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