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看臉書讓你焦慮嗎?

  • 2013-12-23
  • 作者 / 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在座有誰不用臉書的嗎?」我在課堂上這樣詢問學生。這群大孩子睜大眼睛看著我,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不用臉書怎麼跟上班上的動態啊」、「交作業的時間都要在臉書上問同學啊」、「不然怎麼知道大家都在幹嘛?」這些小小的騷動一時之間幾乎讓我也覺得自己的確問了一個蠢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蠢,而且背後隱藏了很重要的關心。很顯然的,臉書(或者其他功能類似的社群媒體)已經是當今社會中非常重要的媒介,對某些青少年族群來說,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媒介。只要回想那些上下學時間,各級學生們在公車與捷運上不斷滑動手機銀幕的場景畫面,你就會知道我的意思。

   

當然她(他)們中有些是在打遊戲,但也有很多人是在檢查他(她)們的臉書:有多少人給我的發文按讚?他讀取訊息為何沒有回應?看來大家都受邀參加她的生日party,她會歡迎我嗎?我該換上這張看起來有點酷的頭貼嗎?還是賣萌的那張比較好?我該給上高中的新同學看到我國中時的臉書內容嗎?除了媒介基本的訊息傳播功能,臉書儼然已經成為青少年自我展示與尋求同儕認同的最重要社交場所(一個虛擬的線上場所),很多人一天不看臉書,就會覺得如坐針氈,甚至要很頻繁的上臉書檢查朋友動態,因為擔心自己跟不上同儕團體,害怕落後、落單。臉書也是自我呈現的重要舞台,理論上所應呈現的真正的自我反而往往隱身其後,在臉書頁面上,大家無不粉墨登場、建立個人形象:景點、餐廳打卡;朋友歡聚場景上傳;美食照片分享;個人動態更新。為了不讓別人視為宅男(宅女),於是有人在家「製造」各地的打卡訊息。

   

近代一位很重要的思想家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 1980)曾經提出「媒介即訊息」(media is the massage)的想法,意思是說媒介本身並不是中性的,不是只提供訊息的乘載與運送,其本身就代表了某種很重要的訊息,這種很重要的訊息是關於整個社會文化的變遷。我們使用的媒介,常常會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行為,例如:網路與行動通訊的發達,讓現代人生活的公領域跟私領域界線變得模糊,我們在家裡接訂單、回工作電郵,在辦公室上網訂晚上約會的餐廳。過去上班時間工作、下班時間休閒娛樂的清楚分野被挑戰。而臉書這類經常以實體人際網絡為基礎的社群媒體,也改變了許多使用者(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交行為,它讓訊息的傳遞與分享變得更方便、更迅速、更直接,但相較於過去實體的人際互動與各種社交活動,臉書上的訊息往往無法經過更細緻的分類、挑選或者過濾,例如要給親密關係對象、一般同儕、家族成員的訊息,不論是訊息的質量、種類或者表達方式(措辭),在過去所使用的媒體上(信件、電話,甚至網路電郵)通常是會被清楚區分的,但在臉書上卻常常不再有這些親疏遠近、普遍或特殊的差別,這種媒介使用經驗,讓使用者必須權衡出一種合適在臉書上呈現的「自我」。至於所呈現的是不是使用者「真正的自我」,當然就更無從辨識了。

   

是否能呈現「真實的自我」是一個問號,但無時無刻都開放著,上網就可以進入的臉書,確實提供了較過去更頻繁的人際(網際)互動,我的動態隨時可能被別人觀看,我也可以隨時觀看別人,即使不發文,只上去察看朋友動態,臉書頁上的訊息依舊界牽動著使用者。對極度重視同儕意見、友朋評價的青少年重度使用者,臉書社群很可能成為最重要的參考團體,一個不留心,也可能變成焦慮的來源:焦慮於如何在其中呈現「自我」;焦慮於朋友的回應與否、回應的熱烈與否;焦慮別人的風光;也焦慮自己的不夠搶眼,因此而對自己做出了更多的揭露,過去只在「後台」出現的活動,現在經常被拉到「前台」展示(例如個人私密生活的細節)。當自我揭露成為臉書上盛行的活動,競爭注意力的焦慮也會升高。

   

以上所列舉的都是負面的影響,似乎將臉書這類社群媒體都視為洪水猛獸了。其實這些當然都是比較極端的狀況,但相較於社會化已成熟的成年人往往只將臉書當成人際溝通的輔助工具,社會化仍在進行中的青少年,確實比較容易對臉書社群過度投入,甚至因此產生上述的種種焦慮。看到這裡,你或許可以自問:「一天不上臉書會讓我感到焦慮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請再思考一下我前面所說的,或許有助於減輕你的焦慮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