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逼記者 假裝跑新聞?

  • 2016-12-02
  • 作者 / 黃哲斌

  我經常好奇,五年後,我們將如何回顧此刻新聞業的動盪焦躁?
  關於新聞的現在與未來,我們總是同時看見熱情、積極、奔放,以及險惡、威脅、哀傷,彷彿走在花蓮熱門的錐麓古道上,一面絕壁,一面斷崖,在壯麗開闊裡步步驚心。

 

全球媒體陷縮編潮

 

  最近,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將推動優離、裁減人力;無獨有偶,由《日經新聞》收購的英國《金融時報》,承認今年「面臨經營困境」,雖然去年數位訂戶穩定成長八%,戶數已達紙本銷量的二.六倍,但今年首季廣告量急縮,因而採取凍結人事、縮減差旅開銷、嚴控約雇員額等節流措施。
  報業龍頭《紐約時報》同樣悲欣交集。今年首季財報宣布,數位訂戶突破一三五萬,好消息是,來自讀者的發行收入,目前佔總營收的五七%;相較於二○一○年的三八%,意味著紐時的收費牆策略奏效,不再像傳統媒體高度依賴廣告。

 

  壞消息是,紐時集團營收不斷下滑,與二○一○年相較,去年本業收入減少一四%,加上今年紙本與數位廣告雙雙萎縮,首季調整後營業利潤為五二○○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七百萬,單季淨虧損一四○○萬美元。

 

  於是,《紐約時報》持續關閉境內及法國的印刷廠,削減傳統職缺;但將投入五千萬美元開拓國際數位訂戶,同時增闢六個影音系列節目,從財經職場、科學報導、旅行書寫,到今夏的里約熱內盧奧運,輔以大量動畫及圖表。

 

  另一例,五月三日是聯合國創設的「世界新聞自由日」,銅板正面是,無論是「無疆界記者組織」或「自由之家」最近公布的新聞自由排名,台灣在亞洲都數一數二,足以揚眉吐氣。

 

  銅板反面是,台灣媒體濫用新聞自由的案例層出不窮,最近,出版人沈雲驄一篇批評電視新聞的臉書文章,引發廣大迴響,「收視率」仍是電視台主管的擋箭牌,替罪羊則是荒腔走板而被網友嘲弄的年輕記者。

 

  新聞媒體在微利時代下掙扎求生,降低專業標準,犧牲組織倫理,以產出速度、產量、擠榨人力成本為核心策略,這是一個難解迴圈,從電視到網路皆然。

 

  由德國媒體集團Axel Springer以四.四三億美元收購的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全站每月不重覆到訪人次突破一億,老闆誇下海口,未來目標訂為十億。然而,在營收及流量成長的風光表象下,四月底卻爆發內部血汗管理的爭議。

 

追流量 爆血汗管理

 

  據CNN財經網揭露,該站記者每天至少供稿五篇,一旦達標,老闆會要求提高為六篇;而且,每名記者須扛起「每月貢獻一百萬名不重覆到訪者」的目標,否則,就會由編輯高層約談檢討。

 

  曾在《Business Insider》任職十個月的費蘿(Shane Ferro)描述,在這種工作節奏及壓力下,她根本無法思考,每天一上班,就像機器一樣不斷尋找題材,寫完一篇立即清空大腦,準備趕寫下一篇。

 

  一天下來,或許只有一篇讓她滿意的文章,但為了達標,她不得不拼湊出其他四篇。到頭來,她永遠無法達成流量目標,每個月開完檢討會,她必須在電梯裡強忍淚水,直到奔出辦公室,才在人行道上踱步痛哭。

 

  對於台灣新聞界,她的控訴並不陌生,網路即時的則數及流量壓力、手機直到半夜響不停的Line叮咚聲、電視新聞每分鐘收視率的緊箍咒、每天截稿後重來的心理及生理摧折,像是無窮輪迴的地獄犬追逐,最終,沈雲驄文中舉例的「觸電表演」或「逃之夭夭」,不過是基層記者失足跌落的顯著案例。

 

  上述種種矛盾,正是當下新聞業的尷尬縮影。若像《紐約時報》堅持「內容為王」,寧可咬牙虧錢,中規中矩產出報導,不斷在內容形式與營收模式上實驗創新,有時還被嘲笑「太老派、講情懷」,不懂快速吸引熱錢。

 

  另一種像《Business Insider》,將流量及營收目標置於內容品質之上,過度數字管理、講求績效與市值,創造一種類似「基金經營」的組織風格,貌似經營媒體,更像是打造一台吸金機器。

 

  當然,媒體供需鏈斷裂是一主因;高成本的新聞報導無法兌換現金;對廣告主而言,媒體品牌與信任不如流量或收視率;社群網站強勢中介資訊通路,凡此種種,構成一種負向的獎懲機制。最後,許多媒體主管假裝他們在做新聞,實則完全迎合市場,記者只好假裝在跑新聞,不斷轉錄行車記錄器或臉書社團的資訊垃圾。

 

  這正是我們身處的媒體環境,現下種種紛擾,種種平台、載具、敘事形式、產品開發、獲利組合的嘗試,都只是通往未來的必經路途,一種重新與讀者訂立隱形契約的企圖。

 

  時代設下種種艱危限制,強迫新聞人看見侷限,不再像過往輕易呼風喚雨。唯有小心翼翼,走過那些險坡、連續彎路、當心落石,或許五年後,有些會挫敗,有些會墮入深淵,有些終究能走出崩塌路段,走出一條宛如羊腸曲徑的坦途。
 

 

(原文刊於天下雜誌,經作者同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