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網路和媒體中的多元性別

  • 2020-12-08
  • 作者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 魔鬼筋肉人

去年(2019)五月,台灣首開亞洲之先,以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里程碑吸引了全球目光。只不過,儘管同性戀平權運動獲得階段性成果,以性少數、或同志(LGBT+,分別為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以及其他多元性別族群)為主體的性別議題,在台灣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去年十月,台灣同志遊行前一天晚上,於眾多外國觀光客齊聚的西門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舉辦了東亞首度的跨性別遊行――也正是在這可謂全年度對同志最友善的時刻與地方,筆者於跨性別遊行途中,親耳聽聞一旁的路人以「全都是變態」指稱遊行的民眾;歧視言語背後的輕蔑,在遊行熱烈的氣氛當下,顯得特別突兀。

 

跨性別的意義,與男女二元框架

 

實務上,跨性別一詞的意涵相當豐富,包括諸多在不同面向跨越性別的族群:不論是內在的性別認同(認同自己性別為何),或者外在的性別表現(以什麼樣的性別角色或性別裝扮在社會生活),只要跟男女二分的主流社會期望不同,都可以是跨性別的一份子。在台灣社會,跨性別往往被視為異類,或被形容為所謂的「不男不女」,但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合傳統兩性規範之處:我們可能是粗魯、不會做飯的女性;也可能是愛哭、喜歡打扮的男性──每個人都曾有跨越性別框架的經驗;而跨性別社群在當下的台灣社會所遇到的困難,也源自於性別框架的跨越。僵固的性別框架,不僅讓跨性別者面臨家庭、校園、職場與人際的壓力,也侷限了許多人的自我表達。

 

日常語言中,從「不男不女」、「娘炮」、「娘娘腔」、「男人婆」、「人妖」,到台語的「半南洋仔」、「女人身」、「查某體」等等,均是對超脫男女二元框架、或者逾越性別刻板印象主體的鄙視性用語――這些負面詞彙的存在本身,就表明了社會對於違反性別規範的人,是抱持譴責的態度。隨著時代進步,以及性別平等教育的施行,社會的兩性框架雖然有些許鬆動,但對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別要求並未消失,對性別多元主體的攻擊亦常有之。

 

網路上的仇恨言論,以及媒體的性少數呈現

 

十多年前,某位知名的電視節目女性主持人,被媒體披露曾經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的過往(本人則自稱是雙性人);在那之後,每當網路上提及該女主持人時,便常見網友調侃其性別,或是取笑其沙啞嗓音――或有人辯稱,該主持人本就不得人緣;但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身份、性別氣質等個人特質,無論如何都不適宜作為嘲弄他人的題材,與當事人是否受歡迎無關;取笑別人的性別特質,誠為常見的性別歧視。

 

撇開網路上對名人的譏諷,媒體對性少數主體的報導,也可能在不自覺之中,使用不恰當的描述;舉例來說,數月前有平面媒體針對跨性別網紅進行專訪,不但內容豐富,文末還附上網友為其打氣的言論,堪稱相當正面;然而,此篇報導可能是為了話題性,採用「撕怪物標籤救跨性別族群」這般標題,美中不足。新聞裡,受訪者確實有提到不希望被其他人當作怪物看待,但在閱讀內文之前、缺乏脈絡的狀況下,是否會讓讀者反而產生「跨性別=怪物」的錯誤連結?同時,「救跨性別」這樣字眼的使用亦讓跨性別成為缺乏主體性、等待拯救的群體――跨性別確實在社會上居於弱勢、面對許多不利的環境因素,但並非只能被動等待拯救、除了祈求社會的憐憫之外別無他法;社會上存在不少優秀、能力好的跨性別個體(包括報導中的主角),也有其他許多跨性別社會運動者為了群體的福祉而努力――這都不是一句「救跨性別」所能涵蓋。以上立論,可能予人吹毛求疵之感,實則為對新聞從業者「好還要更好」的期許。

媒體成為包裝歧視的外衣

 

然而有些時候,針對跨性別社群的歧視性言論並不僅止於無心之過;甚至有媒體被特意作為工具,複製社會對性少數的污名,讓報導成為傳遞特定道德價值觀的傳聲筒。舉例來說,在某宗教背景色彩濃厚的網路媒體,刊載有各式各樣針對性少數社群的負面報導,內容不外乎性少數犯罪、對自己性少數身份的懺悔、或者對各國保障性少數政策、法案的反對聲音;就算所述事件為真,新聞卻不見得全面,文內做出負面評論的專家也常常具有特定宗教背景;抑或,犯了以偏蓋全的毛病,將少數無法肯認自身性少數身份人士的負面經驗,拿來作為否定性少數的理由或暗示――這些基於特定立場而刻意為之的報導,已經大幅偏離媒體應有的責任,或該說是包裝著媒體外衣的價值觀宣傳,內容不但充滿誤導與偏見,也強化了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和對少數群體的歧視,讓不知情的讀者在無意之間接受了新聞中潛藏的價值觀。

 

結語

 

我們在文章裡,簡單討論了網路和媒體對多元性別社群、尤其是跨性別的呈現上,可能擁有的問題――這並不表示對於性少數只能有正面的聲音或報導,而是在提醒,少數群體本就因為不容易被大眾認識,所以承受社會的異樣眼光,若新聞囿於社會的價值觀而無法忠實呈現其多元樣貌,或甚至成為傳遞偏見的工具,那麼將把原本處於弱勢位置的群體,推往更不利的境地;即使是出於善意的報導,若用字遣詞沒斟酌好,亦可能帶來負面效應――少數群體值得社會的理解與尊重,需要你、我和媒體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