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引導價值判斷_具負面標籤、歧視等社會刻板印象: 冒名受訪 建中生道歉 正牌準醫科生不想上報 他套制服頂替

  • 報紙刊登日期:2017-04-27
事件摘要
針對建中生冒名受訪事件,當事媒體在2天之內至少密集發了7則即時新聞、1則動新聞、1則報紙新聞,甚至在旗下臉書專頁就此事件舉辦網路投票,引發網路閱聽人對當事人進行公審。相關衍生新聞如下列:
4/26〈冒名受訪學生臉書貼文致歉 「沒想到造成負面影響」〉
4/26〈建中生冒名騙人 校方發聲明道歉〉
4/26〈【有片】建中生假冒考上台大醫科受訪 校方發聲明道歉4/26建中生冒名騙人 教長:玩笑變負面訊息〉
4/26〈被建中學生騙 採訪記者:失望大於生氣〉
4/26〈建中生冒名受訪 學者批:目中無人、詐騙成國粹〉
4/27〈冒名受訪 建中生道歉 正牌準醫科生不想上報 他套制服頂替〉
4/26〈(臉書票選活動)建中生假冒考上醫科,騙過校方與媒體接受採訪,請問你的看法?〉

 

新聞識讀

 這些新聞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對該位學生的譴責,既缺乏對媒體查證疏漏與對新聞價值的檢視,也未說明原本被安排受訪的學生是否受到校方的壓力,沒有盡到多元觀點的平衡報導。

 一篇查證疏失的假新聞,卻衍生更多缺乏平衡報導的新聞,與有系統的網路公審。這種報導方針已涉及違反平衡原則、缺乏新聞價值的浮濫報導。

 其他媒體針對此事件,或多或少有刊登反省媒體報榜文化與升學主義的新聞,例如4/27《中央社》〈建中生冒名受訪事件 他們呼籲媒體省思〉、《ETNEWS新聞雲》〈建中生冒名事件 葉丙成:看到對報榜新聞最大的諷刺〉。相較之下,在當事媒體上卻沒有這樣的報導,可見其在處理涉己事件時,有意無意地排擠不利自己的新聞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