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過度描述犯罪手法或自殺過程: 快訊/頂樓徘徊!開學日未到校上課 女國中生突墜樓亡

  • 報紙刊登日期:2020-02-24
點圖放大
事件摘要

台北市內湖區驚傳少女墜樓事件,今天清晨7時許,1名15歲的女國中生,疑從成功路五段住家16樓墜落,住戶嚇得趕緊報案,警消獲報後趕抵現場,經檢傷後發現少女頭顱破裂,當場死亡。

 

由於少女墜樓時身上還穿著校服,警方隨即展開調查,初步了解少女吃完早餐後外出,父母以為她去學校上課,鄰居卻發現少女在頂樓徘徊,至於少女墜樓原因及過程,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後才能釐清。

新聞識讀

報導自殺新聞時應儘量不播報自殺地點,避免引起模仿效應。又此事件未涉及公共利益,亦未造成公眾危害,不予報導。

 

▲補充《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自殺新聞報導指引》「媒體自殺報導快速指引」,望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更加謹慎:

六要──

1.     要提供正確的求救資訊。

2.     要教導民眾自殺防治的事實及作法,且不散布迷思。

3.     要報導如何因應生活壓力、自殺意念及尋求協助的正面新聞。

4.     要特別謹慎報導名人的自殺事件。

5.     要謹慎訪問自殺遺族或友人。

6.     要留意媒體專業人士也會受到自殺報導的影響。

六不要──

1.     不要將自殺放置在頭版或明顯的位置,且勿過度、重複報導。

2.     不要使用聳動化、合理化的描述用語,或將自殺呈現為一個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法。

3.     不要詳述自殺方式的細節。

4.     不要提供自殺事件發生的地點。

5.     不要使用聳動化的標題。

6.     不要刊登照片、影片或社群媒體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