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過度描述犯罪手法或自殺過程: 隔天就開學!北市信義「15歲少年」墜樓亡 家屬崩潰痛哭

  • 報紙刊登日期:2020-02-25
點圖放大
事件摘要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晚間驚傳墜樓事件,一名15歲男高中生晚間9點從14樓住家墜樓,路人驚見少年躺臥人行道血泊中,趕緊打電話報警,但救護人員到場時少年已明顯失去生命跡象。警方初步觀察現場未留有遺書,但暫時排除外力介入,目前已封鎖現場並通知家屬。少年母親得知親兒死訊,情緒崩潰在派出所痛哭,暫時無法製作筆錄,後續將調閱監視器釐清墜樓原因。

 

警方初步調查,少年曾在網路透露輕生念頭,今晚9點左右突然從住家14樓頂樓陽台墜樓,導致頭部和肢體多處嚴重外傷,當場失去生命跡象。警消到場後仍將少年送醫搶救,但院方於晚間9時許宣告不治。母親及妹妹得知消息後哀痛欲絕,在派出所內痛哭失聲。

新聞識讀

報導自殺新聞時應儘量不播報自殺地點,避免引起模仿效應。又此事件未涉及公共利益,亦未造成公眾危害,建議不予報導。

 

▲補充《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自殺新聞報導指引》「媒體自殺報導快速指引」,望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更加謹慎:

六要──

1.     要提供正確的求救資訊。

2.     要教導民眾自殺防治的事實及作法,且不散布迷思。

3.     要報導如何因應生活壓力、自殺意念及尋求協助的正面新聞。

4.     要特別謹慎報導名人的自殺事件。

5.     要謹慎訪問自殺遺族或友人。

6.     要留意媒體專業人士也會受到自殺報導的影響。

六不要──

1.     不要將自殺放置在頭版或明顯的位置,且勿過度、重複報導。

2.     不要使用聳動化、合理化的描述用語,或將自殺呈現為一個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法。

3.     不要詳述自殺方式的細節。

4.     不要提供自殺事件發生的地點。

5.     不要使用聳動化的標題。

6.     不要刊登照片、影片或社群媒體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