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示意圖 具性暗示等不當畫面: 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 「SWAG女神隊」爆乳揮汗完賽成嬌點

  • 報紙刊登日期:2025-08-15
點圖放大
事件摘要

亞洲最大成人影音平台 SWAG 旗下創作者組成的「SWAG 女神隊」,今年報名 2025 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小型龍舟女子組,15人小隊一出場就吸引現場目光,從比賽前就話題滿滿。首次出賽順利完賽,上岸瞬間就有民眾夾道拍照應援,人氣指數破表!隊長米歐奮力領軍,女神隊順利完賽。

這支集結人氣與毅力的隊伍,由創作者米歐擔任隊長、安寶擔任鼓手。比賽最後衝線時,米歐體力用盡、癱坐船頭,連體育主播都在直播鏡頭前擔心喊:「她還好嗎?」米歐事後笑說:「第一次參加龍舟賽真的超累,但我們想挑戰自己的極限,明年想帶大家挑戰大型龍舟!」SWAG 女神隊今年首次參加2025 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小型龍舟女子組,成為全場嬌點。

SWAG指出,對創作者來說,清晨練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多數成員凌晨才剛下播,但仍準時出現在訓練現場,「沒有人請假、沒有人遲到,完全零缺席!」女神隊成員笑說:「雖然一早划龍舟超痛苦,但想到大家一起拚,就撐得下去!」SWAG 女神隊甜姐兒安寶首次上場打鼓,帶領隊伍衝向終點。

除了早起挑戰,防曬也是直播主們的超大魔王關。為了守護上鏡肌膚,練習時每個人都包緊緊:帽子、袖套、口罩、太陽眼鏡一個不漏,現場宛如「神祕嘉賓划船趴」,常常練完才互相認出:「欸,妳是誰?」、「啊!原來是妳!」SWAG 女神隊完賽後,粉絲夾道應援凱旋,人氣爆棚。

SWAG表示,女神隊不只是為了參賽,更希望讓大家看見創作者健康、多元的另一面。今年賽事共聚集221隊、逾5000名選手齊聚大佳河濱公園,場面熱鬧非凡。雖是初登場,SWAG女神隊全副武裝、拚盡全力,成為全場最吸睛焦點。

 

新聞識讀

 混淆娛樂與新聞,變相為成人平台置入性宣傳

此篇報導雖表面聚焦於體育賽事(龍舟賽),但實際上以「SWAG 女神隊」為主角重點報導,過度強調該成人平台及其創作者形象,並使用如「嬌點」、「人氣爆棚」、「粉絲夾道應援」等語彙來增強其曝光度。

 潛在問題:

  • 明顯是品牌行銷包裝為體育新聞,容易使閱聽人(尤其青少年)模糊成人娛樂產業與主流體育活動的界線,弱化對成人內容的判斷與警覺。
     

  • 可能導致對兒少讀者產生錯誤認知,將成人平台與「青春」、「健康」、「努力」等正向形象連結,這是一種形象漂白與包裝,並非真實反映其平台屬性。
     

 CRC 第17條指出,媒體應提供有益於兒童社會、精神與道德福祉的資訊,並防止兒童接觸有害資訊內容。該報導實則在潛移默化中降低兒少對成人產業的警戒心,違反兒少媒體保護原則

 


 

 2. 缺乏年齡適齡性標示與內容分級設計

雖然文章未出現明顯情色語彙,但報導多次提及 SWAG 作為「亞洲最大成人影音平台」,又稱其創作者為「甜姐兒」、「女神」,並強調「直播主」、「凌晨下播」、「防曬怕曬黑」等性別刻板與職業聯想詞彙未標示內容不適合兒童或青少年閱覽,也未避開將成人平台正常化的語境。

 在開放網路環境中,這類報導極易被青少年接觸,對其價值觀造成影響,助長「情色娛樂也能成為主流名人」的觀感,稀釋成人產業的潛在風險與倫理問題

 


 

 3. 媒體應有自律義務,卻缺乏平衡觀點與社會責任意識

報導通篇採正向語氣描寫「SWAG女神隊」,卻未採訪其他隊伍、民眾或主辦單位對該成人平台參賽之看法,也未檢視該平台是否對公共空間參與有特殊影響或爭議(如家長、青少年如何看待)。

這種單一立場報導,缺乏批判性與平衡性,違反新聞倫理中「多元觀點與公共監督」原則,等於變相幫忙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