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師媒體識讀教學策略研習會-教師回饋
- 2016-12-09
媒體識讀教育推動經驗、心得與建議回饋單 |
教師姓名:簡艾敏 學校名稱: 國立北門高中 |
參與的教師研習會日期/場次:2016.10.19(第二梯次) |
1. 我如何運用《第一次監看兒少新聞就上手》手冊在校園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例如:於課堂、社團活動或課外活動中置入媒體識讀的觀念和技巧;指定閱讀教材、學生報告參考資料、社課讀本…等等) *對象:高一生 *課程:第六課媒體識讀 *應用: A.邱曉英講師提供的影片《惹怒兄弟的九種方式》來請學生判別與討論媒體未能反 映的事實 B.陳順孝講師說明的「新聞小幫手」、「網路時光機」供學生參考 C.帶領學生看台少盟媒體監看的案例,並請學生運用《第一次監看兒少新聞就上手》
中的「媒體監看表單」來檢視當前媒體的缺失。 2. 在我任職的教學環境中,推廣媒體識讀教育碰到什麼樣的困難? 學生對媒體產製的過程比較陌生,他們難以想像資訊生產與資訊幕後的產生歷程,如果能讓學生看到產製歷程,可能會讓學生更清楚資訊產生的影響相關因素。
另外,因學校進行媒體識讀素養課程的進度是11月底(第二次段考結束)才開始,所以如果可以在12月底繳交回饋單,也許內容會更詳實。 3. 從我們學校的師生需求思考,建議未來的教師研習或教學策略如何設計?或需要那些外部支援,以發展符合本校師生需求的媒體識讀教育? 帶領學生參觀或觀看資訊產製的過程,這是教學現場無法呈現的。如果外部可以支援這部分或辦理相關營隊,學生或教師可以有較深的角度來評析媒體資訊產製的過程與相關因素。 |
媒體識讀教育推動經驗、心得與建議回饋單 |
教師姓名: 許瀞 學校名稱: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
參與的教師研習會日期/場次:2016.8.31(第一梯次) |
1. 我如何運用《第一次監看兒少新聞就上手》手冊在校園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例如:於課堂、社團活動或課外活動中置入媒體識讀的觀念和技巧;指定閱讀教材、學生報告參考資料、社課讀本…等等) 在哲學與人生課程中,討論到媒體對是非善惡的主觀評斷,請同學以新聞案例,分析研究不同媒體的主觀論斷,及其背後之信念價值為何。
2. 在我任職的教學環境中,推廣媒體識讀教育碰到什麼樣的困難? 目前我個人就我所教授的課程中,以課程主題,帶入媒體工具議題,讓學生思考並討論,尚無困難出現。
3. 從我們學校的師生需求思考,建議未來的教師研習或教學策略如何設計?或需要那些外部支援,以發展符合本校師生需求的媒體識讀教育? 我認為通識教育比較有所空間發揮,可以在通識社群之教師知能研習時,多學習媒體識讀教育。 |
媒體識讀教育推動經驗、心得與建議回饋單 |
教師姓名:郭嘉惠 學校名稱:台北市立明倫高中 |
參與的教師研習會日期/場次:2016.8.31(第一梯次) |
1. 我如何運用《第一次監看兒少新聞就上手》手冊在校園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例如:於課堂、社團活動或課外活動中置入媒體識讀的觀念和技巧;指定閱讀教材、學生報告參考資料、社課讀本…等等) 在教學「媒體識讀」單元時,會透過案例討論讓學生了解媒體未能妥適處理兒少新 聞對兒少身心發展的影響,以及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兒少新聞。
2. 在我任職的教學環境中,推廣媒體識讀教育碰到什麼樣的困難? 在高中高一課程中有「媒體識讀」一單元,然教學時數有限,未能有充分時間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媒體識讀教育。 目前的解決方式是:敝校透過選修課讓學生能夠對「媒體識讀教育」有加深加廣的認識與體認。
3. 從我們學校的師生需求思考,建議未來的教師研習或教學策略如何設計?或需要那些外部支援,以發展符合本校師生需求的媒體識讀教育? 葉大華、陳順孝老師及某基金會秘書的演講都給我們許多素材及啟發,收穫滿滿。若有實際的教學活動設計(尤其是針對高中生),那就更好了! |
媒體識讀教育推動經驗、心得與建議回饋單 |
教師姓名:童致維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桃子腳國中小 |
參與的教師研習會日期/場次:2016.10.19(第二梯次) |
1. 我如何運用《第一次監看兒少新聞就上手》手冊在校園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例如:於課堂、社團活動或課外活動中置入媒體識讀的觀念和技巧;指定閱讀教材、學生報告參考資料、社課讀本…等等) 於健康教育課程中舉新聞事件時,帶學生從中了解,以及不同報社對於相同事件所做的分析、評論、重點的不同。
2. 在我任職的教學環境中,推廣媒體識讀教育碰到什麼樣的困難? 學生不太看新聞,對於近日發生的事件很陌生,對於推廣媒體識讀可能需要建立學生關心時事的習慣。
3. 從我們學校的師生需求思考,建議未來的教師研習或教學策略如何設計?或需要那些外部支援,以發展符合本校師生需求的媒體識讀教育? 可以透過學校訓育組到校內針對學生辦宣導,也可以推廣「金芭樂獎」的活動 |
媒體識讀教育推動經驗、心得與建議回饋單 |
教師姓名:樓元玨 學校名稱: |
參與的教師研習會日期/場次:2016.10.19(第二梯次) |
1. 我如何運用《第一次監看兒少新聞就上手》手冊在校園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例如:於課堂、社團活動或課外活動中置入媒體識讀的觀念和技巧;指定閱讀教材、學生報告參考資料、社課讀本…等等) 目前並未在學校服務。以往在班級推動媒體識讀教育,嘗試過以廣告、流行歌曲為素材。當時手邊沒有《第一次監看兒少新聞就上手》手冊,加上國小中低年級學生對於新聞的接觸不多,所以較無經驗。
2. 在我任職的教學環境中,推廣媒體識讀教育碰到什麼樣的困難? 在過去的服務經驗裡,校園中推廣媒體識讀教育,較常是少數教師單打獨鬥,缺乏團隊的支持與相互激勵,因此整體教學環境無法形成一種氛圍,影響推廣的效果。
3. 從我們學校的師生需求思考,建議未來的教師研習或教學策略如何設計?或需要那些外部支援,以發展符合本校師生需求的媒體識讀教育? 如果以國小階段的師生為對象,教師研習建議以校為單位,或至少同一鄉鎮的學校教師一起研習,藉此增加同儕影響並透過實作課程建立工作團隊,培養校際間相互支援的默契。至於學生部分,則可邀請參與研習的老師,直接設計體驗課程;或是由推廣媒體識讀教育實務經驗豐富的團隊到校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提供學生成長與教師觀摩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