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秀怡(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 2016-05-04

你看的是八點檔,還是新聞?──從潘世偉事件看媒體性別意識

前勞動部長潘世偉與秘書的夜會事件,經特定媒體批露之後,成為民眾茶餘飯後的調侃話題,多家媒體爭相報導,並採訪雙方當事人詢問會面細節及原因。細究其報導內容,不少家媒體以「緋聞」與「晚間密會」下標題,爾後的...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6-05-04

從新北市驚見「戀童狼」拐2童進摩鐵3天「共浴舔鳥」事件看媒體記者對男童性侵案的性別敏感度

今年五月份各家新聞報導大幅報導一則新北市小五男童翹家被拐至摩鐵疑似遭性侵案,由於這類新聞涉及未成年兒少且疑似有性侵情節,屬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媒體應節制報導範圍,因此近幾年來在公民媒改...

繼續閱讀

  • 作者 / 林秀怡(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
  • 2016-05-04

未曾消失的消費及物化女體,媒改十年,改變了什麼?

        自由時報日前出現標題為「中視主播斷層,急挖貧乳主播救火」,以女性身材作為實無新聞價值的題材,遭前主播李艷秋投書中時,批評媒體居然以尺寸...

繼續閱讀

  • 作者 / 廖書雯(台灣防暴聯盟秘書長)
  • 2016-05-04

談如何正確報導性別暴力新聞

一.從美國普立茲獎說起 –媒體的正面力量 2015年4月25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一間小報《信使郵報》,以針對家庭暴力所製作的專題“ 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 &rd...

繼續閱讀

44 筆資料,第 5 / 5頁, 每頁顯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