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4-12-31

勵志新聞報導,如何避免淪為爭議事件?

日前一則十歲鄭小妹妹榮獲家扶中心頒獎表揚為「自強兒童」,因其與外曾祖父母蝸居市場攤位上方一間僅1.5坪的木造閣樓,長年獨自扶養照顧外曾祖父母,如此勵志的孝行透過報紙及電子媒體大加報導,瞬間吸引了全台灣...

繼續閱讀

  • 作者 / 呂淑妤(健康人生聯盟秘書長)
  • 2014-12-30

拒絕危險恐怖,把愛找回來

雖然2014年的諧音為「愛你一世」,然而諷刺的是,今年幾起重大情殺案件犯案手法越來越殘忍,而且受害者幾乎全為女性,震驚社會,也引發媒體一窩蜂的集體報導。同時,迄今已有七屆的「台灣代表字大選」結果,「愛...

繼續閱讀

  • 作者 / 陳炳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
  • 2014-12-30

媒體真的會殺人

常有精神科醫生或心理衛生專家強調,有些人會因為媒體過多的自殺新聞報導,而引發或增強其自殺動機,因此呼籲媒體應減少自殺新聞,以避免製造媒體殺人事 件。面對這類說法,我過去從未認真思考過,這事若發生在我身...

繼續閱讀

  • 作者 / 許瓊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 2014-12-16

向「假新聞、真偷窺」說不!

   除了少數值得稱讚的媒體冷處理阿基師與學運女王的被偷窺事件,這幾天台灣大部分的新聞媒體,在「壹週刊」帶領下,讓原本只想觀看新聞的人被迫成為偷窺狂,我們偷窺這些名人或被迫成為名人...

繼續閱讀

  • 作者 / 林福岳(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 2014-12-11

傳統新聞媒體失勢了嗎? 從太陽花學運新聞媒體表現談起

如果大家對於今年三月份的太陽花學運記憶猶新,應該對其中的一幕印象深刻,就是學生進入立法院的當晚,會場中豎立著一雙藍白拖鞋夾著一台iPad,就對著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即時播報了學生佔領立法院的現場新聞。...

繼續閱讀

  • 作者 / 李子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 2014-04-30

兒童電視節目的獎勵介紹:媒觀兩項兒少節目獎勵的內心話

自從網際網路普及,以及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後,這個世界的資訊來源似乎變成了以網路為主,而傳統的電視慢慢的被忽略了。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電視做為一個媒體盡管在網路時代,他的傳播與擴散力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尤其...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4-04-17

2013新聞自律發展紀實

        台灣新聞媒體自律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媒改公民運動的蓬勃發展,以及相關法令的入法規範,針對不同媒體界面(有線電視媒體、公共媒體、平面媒體、網路媒 體...

繼續閱讀

  • 作者 / 林彣鴻(台少盟研發員)
  • 2013-12-30

從兒少觀點看新聞報導中的髒話引用問題

2013兒少新聞妙捕手第四屆金芭樂獎頒獎典禮剛結束,妙捕手也連續頒了四年的金芭樂獎給《蘋果日報》,許多網友在問卷中的開放式問題中提到認為今年《蘋果日報》的髒話新聞出現頻率逐漸升高是值得注意的現象。在2...

繼續閱讀

  • 作者 / 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 2013-12-23

一天不看臉書讓你焦慮嗎?

「在座有誰不用臉書的嗎?」我在課堂上這樣詢問學生。這群大孩子睜大眼睛看著我,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不用臉書怎麼跟上班上的動態啊」、「交作業的時間都要在臉書上問同學啊」、「不然怎麼知道大家都在幹嘛?」這...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3-09-23

清官難斷家務事 媒體就能嗎?

  古諺云:「清官難斷家務事」,意指家庭內部的事,外人很難搞得清楚,更何況是有糾紛找人評理斷是非。不過時至今日,隨著民主法治與普世人權觀念的發 展,許多法令規範也進入了家門...

繼續閱讀

122 筆資料,第 5 / 13頁, 每頁顯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