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相關論述文章
本區匯集與兒少權益、新聞及媒體識讀相關的論述文章。
- 作者 / 林福岳(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共事務長)
- 2013-07-22
重拾屬於自我的童年
曾經在傳播學界引起矚目的傳播著作《消逝的童年》,作者尼爾‧波斯特曼在書中提出一個怵目驚心卻又不得不重視的觀點,他說「童年」這個概念,是因為印刷術的發明才出現的,印刷術使得識字的人愈來愈多,知識也因而得...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3-06-14
公民團體為何參與反媒體壟斷運動
2012年是台灣新聞媒體自由面臨極大考驗的一年!從2012年7月旺中併購中嘉案到2012年底壹傳媒交易案,一連串台灣新聞傳播史上的重大媒體交易事件,突顯出媒體的多元性與獨立...
- 作者 / 李子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 2012-12-28
台灣近年青少年與媒體互動之概況
本文將從平面報紙的報導、網路平台近用概況進行初略性的探討。首先,平面新聞部分,根據兒少新聞妙捕手問卷調查結果相比較,2012年兒少新聞報導在標題聳動、報導手法過故詳述犯罪細節,以及照片有暴力血腥不適當...
- 作者 / 李子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 2012-12-28
我們來做媒體改革吧﹗
大學念傳播時,我就開始投入媒體改革的行列,後來碩士轉念政治後,有一段時間曾經脫離,之後畢業在傳播圈打轉過一段時間,最終還是回到媒體改革的行列,或許您會問,為什麼會有這一段轉折後最後還是要回來從事媒改工...
- 作者 / 李子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 2012-05-30
為什麼我反對新聞置入性行銷
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一個民主社會的信任感會被摧毀掉。因為,一旦民主社會的信任感被摧毀掉,人們對公眾事物的關心變得冷漠,這時就是集權主義的興起之時。 不過,上面所說的,或許您...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2-02-17
跨媒體倫理自律機制探討:以壹傳媒跨媒體倫理委員會為例
緣起 2009年11月26日因不滿《蘋果日報》新推出的「動新聞」題材內容過於腥羶色,二十多名公民團體代表前往蘋果日報抗議,要求停止以動畫模擬報導嚴重侵害弱勢人權的性侵害、兒虐、家暴、自殺、犯罪等...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2-02-06
新聞自律與民主文化:一個公民團體的觀點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令,緊接著1988年長達37年的「報禁」也一併解除,然而一直到1999年實施長達69年的「出版法」才最終被廢止,為台灣人民的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開啟了新頁,不過卻也埋下了日後對於「...
- 作者 /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 2011-12-22
嚴肅的大眾化節目
在報紙媒體獨大的時代,新聞界有句老話:「我們必須把讀者設定在國中生程度。」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當時教育不普及,民眾的識字率不高,為了能傳達消息,報紙好賣,便將讀者的資訊處理與解讀能力認定為國中生程度,隨...
- 作者 /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 2011-12-22
誰殺了創作與選擇?
幾天前受邀參加國科會舉辦的高中人文營,討論媒體現象與媒體改革的問題,進行的方式是由學員們提出自已的想法,再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果然,媒體亂象早就不是少數人的不滿,許許多多的中學生都能輕易的指出當下媒體的...
- 作者 / 陳羿谷(社團法人台灣防暴聯盟研究專員)
- 2011-07-01
新聞報導與兒少保障之權衡
關於家暴、性侵害,會讓你聯想到什麼?倘若有個機會,邀請你針對前述相關事件提出評論或意見,你會採取何種觀點?也許你會訴說戲劇類節目當中,你掄我一拳我甩你一掌混雜著家具滿天飛的畫面,加上受害者誇張的表情與...
共 122 筆資料,第 6 / 13頁, 每頁顯示10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