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子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 2012-12-28

我們來做媒體改革吧﹗

大學念傳播時,我就開始投入媒體改革的行列,後來碩士轉念政治後,有一段時間曾經脫離,之後畢業在傳播圈打轉過一段時間,最終還是回到媒體改革的行列,或許您會問,為什麼會有這一段轉折後最後還是要回來從事媒改工...

繼續閱讀

  • 作者 / 李子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 2012-05-30

為什麼我反對新聞置入性行銷

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一個民主社會的信任感會被摧毀掉。因為,一旦民主社會的信任感被摧毀掉,人們對公眾事物的關心變得冷漠,這時就是集權主義的興起之時。   不過,上面所說的,或許您...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2-02-17

跨媒體倫理自律機制探討:以壹傳媒跨媒體倫理委員會為例

緣起 2009年11月26日因不滿《蘋果日報》新推出的「動新聞」題材內容過於腥羶色,二十多名公民團體代表前往蘋果日報抗議,要求停止以動畫模擬報導嚴重侵害弱勢人權的性侵害、兒虐、家暴、自殺、犯罪等...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2-02-06

新聞自律與民主文化:一個公民團體的觀點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令,緊接著1988年長達37年的「報禁」也一併解除,然而一直到1999年實施長達69年的「出版法」才最終被廢止,為台灣人民的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開啟了新頁,不過卻也埋下了日後對於「...

繼續閱讀

  • 作者 /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 2011-12-22

嚴肅的大眾化節目

在報紙媒體獨大的時代,新聞界有句老話:「我們必須把讀者設定在國中生程度。」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當時教育不普及,民眾的識字率不高,為了能傳達消息,報紙好賣,便將讀者的資訊處理與解讀能力認定為國中生程度,隨...

繼續閱讀

  • 作者 /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 2011-12-22

誰殺了創作與選擇?

幾天前受邀參加國科會舉辦的高中人文營,討論媒體現象與媒體改革的問題,進行的方式是由學員們提出自已的想法,再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果然,媒體亂象早就不是少數人的不滿,許許多多的中學生都能輕易的指出當下媒體的...

繼續閱讀

  • 作者 / 陳羿谷(社團法人台灣防暴聯盟研究專員)
  • 2011-07-01

新聞報導與兒少保障之權衡

關於家暴、性侵害,會讓你聯想到什麼?倘若有個機會,邀請你針對前述相關事件提出評論或意見,你會採取何種觀點?也許你會訴說戲劇類節目當中,你掄我一拳我甩你一掌混雜著家具滿天飛的畫面,加上受害者誇張的表情與...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1-06-04

保障兒少權益在於媒體自律

去年11月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通過《兒少法》修法版本,報業媒體頻頻動用自家媒體資源,大動作反制《兒少法》修法納入規範平面媒體條文,部分報紙立即先將《兒少法》修法條文貼上「惡法」標籤,並不惜以腦殘、...

繼續閱讀

  • 作者 /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 2011-05-18

自由主義之下的媒體知道甚麼叫自由?

自由的基礎,乃是建立在不傷害他人的原則上。這是自由主義者海耶克在「自由憲章」中早已言明的。   然而,近年來台灣的報業媒體在資本主義、外來媒體商業化操弄下,逐漸超越普級自律界...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1-02-18

媒體報導『金芭樂』,不如『分』了也好?──!談兒少新法對媒體的規範

『孤女何辜?十二月二十六日聯合報版頭與內文A5版報導好誇張!殺夫案潘明秀之女跳樓亡,殘母弒父高中孤女跳樓自殺,還說小兒麻痺的眼睛會勾魂,這位少女已經不幸身亡,還要把她家族故事拿出來大寫特寫,為何如...

繼續閱讀

119 筆資料,第 6 / 12頁, 每頁顯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