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6-05-09

從小燈泡事件看未被體制Hold住的加害者

自從小燈泡事件發生以來,陸續有非常多探討對於學童校園安全或兒童人身安全的看法,但加害者這一端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我們真的願意去關心嗎?就算學校的圍牆再高再技術先進,永遠都會有無法掌握的加害者知道如何找到...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6-04-07

媒體獵巫,與官民共犯的集體霸凌

  兒童節前夕,台灣發生了女童「小燈泡」當街被砍命案,頓時間舉國譁然。依媒體近年來報導重大凶殺案的邏輯,往往會急於以檢察及警察單位的法,詮釋兇嫌犯案動機。但這種做法容易落入簡化犯罪歸因...

繼續閱讀

  • 作者 /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 2015-12-15

別在傷口上灑鹽 新聞的報導可以更友善

  八仙塵爆事件一發生,各路媒體無不轉播當時觸目驚心的畫面,報紙頭版全身火吻痛苦的表情及燒燙傷的近照令人感到不捨及難過,待傷者轉送至醫院後,媒體又開始對哭泣的家長、病床上的傷者猛拍!再...

繼續閱讀

  • 作者 / 劉志洋(台少盟研發員)
  • 2015-12-15

孩子的錢好賺?!兒童頻道的商業化

當幼兒園的早操音樂響起日本卡通《妖怪手錶》的主題曲時,父母大概要開始擔心孩子回家時,會不會吵著也要買一支要價千元的妖怪手錶。當兒童節目《巧虎》新一年度的舞台劇訊息在兒童頻道強力播送時,父母的任務就是準...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5-12-15

子女何辜?談竹東少女命案加害者臉書被肉搜與未成年女兒合照的報導問題

  今年五月份各家新聞報導大幅報導的竹東國二少女遭虐殺案,由於犯案手法兇殘故引起輿論譁然,又再度引起網友肉搜加害人的風潮。就有民在此時於臉書專頁上成立粉絲團,還放上兇嫌林春雄女兒的照片...

繼續閱讀

  • 作者 / 許熒純(台少盟文宣員)
  • 2015-07-23

數位新聞第二個標題──臉書小編的註腳

        偶而歡呼「送啦!!!」,偶而質疑「這整件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搔頭」,偶而摘錄當事人一句經典的話,偶而用一句流時語評論「颱風天就是要___啊,不...

繼續閱讀

  • 作者 / 張春炎(媒體改造學社執行秘書)
  • 2015-06-09

從自由時報爭議報導反思網路即時新聞

自2008年前後,國內各大報紛紛成立新聞網。隨著閱報人口持續下滑、上網人數增長,這些年來線上新聞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透過網路傳播新科技,持續讓更多人用方便、有效的方式來收看品質良好的新聞,原本是值...

繼續閱讀

  • 作者 / 葉大華(台少盟秘書長)
  • 2014-12-31

勵志新聞報導,如何避免淪為爭議事件?

日前一則十歲鄭小妹妹榮獲家扶中心頒獎表揚為「自強兒童」,因其與外曾祖父母蝸居市場攤位上方一間僅1.5坪的木造閣樓,長年獨自扶養照顧外曾祖父母,如此勵志的孝行透過報紙及電子媒體大加報導,瞬間吸引了全台灣...

繼續閱讀

  • 作者 / 呂淑妤(健康人生聯盟秘書長)
  • 2014-12-30

拒絕危險恐怖,把愛找回來

雖然2014年的諧音為「愛你一世」,然而諷刺的是,今年幾起重大情殺案件犯案手法越來越殘忍,而且受害者幾乎全為女性,震驚社會,也引發媒體一窩蜂的集體報導。同時,迄今已有七屆的「台灣代表字大選」結果,「愛...

繼續閱讀

  • 作者 / 陳炳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
  • 2014-12-30

媒體真的會殺人

常有精神科醫生或心理衛生專家強調,有些人會因為媒體過多的自殺新聞報導,而引發或增強其自殺動機,因此呼籲媒體應減少自殺新聞,以避免製造媒體殺人事 件。面對這類說法,我過去從未認真思考過,這事若發生在我身...

繼續閱讀

119 筆資料,第 4 / 12頁, 每頁顯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