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台北市南區少年服務中心主任 邱曉英/勵馨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倡議專員 吳孟瑾
  • 2021-12-03

網路惡狼滾開!當個聰明的數位住民

這個世代的孩子出生就開始被3C產品包圍,成為了「數位原住民」,大量地從網路世界(如YouTube)探索與吸收新知已是常態,生活和數位科技密不可分。   網路資訊開拓了孩子的視野和...

繼續閱讀

  • 作者 / 黃璧君 心理諮商師
  • 2021-12-03

【IG新時代大挑戰-聽聽諮商師怎麼說?】

        從2000年代以來行動上網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徹底翻轉了我們的生活。這樣的文化變遷,自然也影響了兒少的生活,離不開網路、離不開手機,許多師長皆對...

繼續閱讀

  • 作者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國立南投特殊教育學校學務主任 王柏元
  • 2021-12-03

淺談動漫中的性別展演

      當《鬼滅之刃》這兩年在台灣、甚至全世界造就一股現象級的動漫熱潮時,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人物角色對青少年觀眾來說,已經不純粹只是一個虛擬人物,而是一種精神與意義...

繼續閱讀

  • 作者 /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人才資料庫講師 陳怡茹
  • 2020-12-09

守貞教育真的是保護傘嗎?--淺談守貞教育與兒少性剝削事件

近來不只韓國,臺版「N號房事件」層出不窮,除了加重法律刑罰外,我們是否能回頭檢視社會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我們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未經同意散佈性私密影像的事件卻年年攀升?   守貞教...

繼續閱讀

  • 作者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 魔鬼筋肉人
  • 2020-12-08

淺談網路和媒體中的多元性別

去年(2019)五月,台灣首開亞洲之先,以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里程碑吸引了全球目光。只不過,儘管同性戀平權運動獲得階段性成果,以性少數、或同志(LGBT+,分別為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

繼續閱讀

  • 作者 / 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部倡議組專員 陳佩儀
  • 2020-12-07

你有發現自己「厭女」嗎? ──日常的性別實作

「愛拍,還怕別人看?」 「穿這麼少,不就是要給人看?還怪別人性騷擾」         在網路社群中,也許你還可以列舉出更多類似的言論。不少人對...

繼續閱讀

  • 作者 / 廖珮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副教授)
  • 2019-12-06

從「小三教肛交、小六教性高潮」論假訊息的跨媒體平台傳播效應

       遇到假新聞、假訊息,澄清有用嗎?        今年11月,一位總統候選人的妻子在後援會指出,現在的...

繼續閱讀

  • 作者 / 世新大學小世界新聞
  • 2019-11-14

強化性別刻板印象 媒體塑造的框架

       新聞媒體做為第四權,具有監督政府傳播的責任,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但是隨媒體商業化,新聞報導為了吸引大眾目光,容易出現「豪乳妹」、「美尻女神」、「...

繼續閱讀

  • 作者 / 呂思嫺(社工師/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聘用研究員)
  • 2019-11-06

母職的難為,為難的母職:從一則兒童受虐致死新聞報導看智能障礙者的母職

     11月本是家家戶戶準備倒數迎接新年來到的時刻,然而首善之都臺北市卻發生令人震驚與心碎的2歲男童遭受林姓生母虐待餓死在廁所事件。透過新聞媒體報導可得知男童生母的相關資訊,來...

繼續閱讀

  • 作者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 2019-05-30

單親家庭無法教養好孩子?是標籤?還是事實?

在東單(編註: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的實務工作現場,常常聽到單親家長會難過的和我說,因為孩子在學校表現沒有那麼好,有時聽到來自師長或是其他家長有意無意的說:「孩子是不是因為單親的緣故,疏於教養!...

繼續閱讀

41 筆資料,第 2 / 5頁, 每頁顯示10